查看: 0|回复: 0

草根今日谈第166期:异地高考还要20年才能解决吗?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tl-item .atl-content .atl-con-bd .bbs-content img{ margin:0px auto; }异地高考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国的高考制度已经进行了30多年。十多年前,教育改革没有实行,全国都统考,一张试卷,然后全国统一招生录取,这样基本上没有什么异地高考或者高考移民问题。异地高考为什么会在这几年呼声愈来愈强烈?说透了还是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正是城市和农村、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北上广和其它省份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才造就了今天的异地高考问题。

  呼吁了多年的异地高考改革,靴子不久后终于就要落地。今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年底必须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黑龙江、山东等省份率先响应,制定出符合本省特色的异地高考方案。青海、湖北、福建、安徽等省份紧随其后,一时大浪杨帆,百舸争流,好一片热闹景象。但相对于教育部铁杆规定“年底必须出台”硬指标,人们看到,时近年底,很多省份却尚在徘徊观望之中,而众矢之的的“北上广”却是“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对此,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最近呼吁:“要集中力量,打好这一场硬仗”。

  四部委一声令下,好不气派;杜部长一声“打硬仗”,好不威风;各种消息连番出台,草根屁民犹如打了鸡血,好不痛快!但热情过后,诸位静下心来一思考,问题却并非如此简单。

  异地高考到底难在哪里?在中国,高考绝不是学生上考场考试,国家公布成绩那么简单。好比一个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其前期经历了计划制定、原材料采购、设备添置、产品设计、生产、成品检验、物流等环节,最后才到达商场货架上。高考也是一样,在当今中国计划教育体制下,经历了国家计划招生,各省计划招生,各高校计划招生,分地区、分民族、分阶段计划招生,再加上全国有“985”高校、“211”高校、国防院校等特别计划招生,还有各地所谓部属、省属、地属重点高校计划招生......计划加计划,反正是一溜子计划下来,你的头都大了,在这计划连着计划中忽悠着你转圈子,转来转去肯怕你早已经是找不到北了......

  中国的高考问题绝不是教育部一家的问题。纵观已出台计划的各省市区,现在通行的方法是设置一些“门槛”,比如需要考生在当地就读年限,有四年的(含义务教育至少一年),有三年的(高中三年),有一年的(高中一年),有不限的......那么这个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承载力、相应配套的财政拨款、医疗设施、劳动就业、甚至当地交通等都是“异地高考”背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所以说,异地高考问题,这根本就不是教育部一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异地高考,“想说爱你不容易”。草根屁民的盲目乐观,地方政府的谨慎应对,利益集团的无动于衷......就在今年北京市政府关闭地下室,从严清理整顿外地流动人口声浪中,就在最近上海人与外地人一片“蝗虫”叫骂口水战中,就在教育部一拖再拖忽悠声中,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告诉我们,异地高考目前还是“井中月,镜中花”......
随迁子女异地就读高考为何亮起了红灯?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流动人口进城务工,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义务教育阶段后考试的问题日益突出。2011年3月24日,20名学生家长向教育部学生司工作人员递交了“以居住地和学籍确定高考地的建议方案”。这些家长均是外地来京工作多年,为子女上学问题而结识。建议方案提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父母经常居住地和学生学籍地确定学生就学和参加高考地。

  其实在2010年12月启动的国家教改试点中,人们发现,山东、湖南、重庆三个地区榜上有名,而万众期待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却悄无声息。人们不禁要问,选择这些本地高考竞争就十分激烈,人口流入并不密集的地区试点,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教育部是不是又在忽悠人呢?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2012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截至2012年11月30日,北京、广东最新出台的政策显示,外地户籍考生暂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高考。

  此外,各省市之间还将面临一个实际的问题就是,如果实行异地高考,最终录取名额是占用户籍地的指标还是高考所在地的指标?这也是政策设计者和各省市执行者面对的现实问题。现在面临的一个实际情况是,在民工潮的推动下,中国人口流动出现了各省净流出和净流入人口矛盾,还有就是所在身份高校的实际数量和过往高考人数问题。山东、湖南等地,原本就是全国人口流出大省,其高考考分历年排在全国最前列。所以除非脑袋进水,外省人会千方百计到那里参加高考......

  异地高考的突出矛盾,集中在流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换言之,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无法绕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而这些大城市正是异地学生聚焦的场所,异地人口聚集的城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海南、新疆为代表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省区,高考考分相对较低,也成为异地高考、高考移民竞争地区。这些地区是国家教育倾斜政策的产物,地方特殊,所占比例小,影响也比较小,矛盾不是那么突出。

  异地高考乃大势所趋。但却是“急不得也慢不得”。关于异地高考政策落实的问题,尽管绝大多数网友力挺异地高考政策,但是对其落地前景却广泛持悲观态度。网友们普遍的认识是,异地高考实现难度很大,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事情,绝非教育部门能单独解决的问题,所以近期不会有大的突破......
异地高考北上广在唱什么戏?
  在北京,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2009学年度,30073名非北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学生在北京继续读初中;12599名非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中,最多只有5484名在北京继续读普通高中。大量孩子在北京读完一部分课程后,不得不忍痛离开北京、离开家人,回原籍读书。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非本地学生在北京难以升学,尤其是难以参加高考。

  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约47.8万人,创历史新高,比2010年同期增长4.4万人,比2000年同期增长39.3万人。9月,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的“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中。但令许多家长失望的是,不久后北京教育考试院出台的政策中明确规定:“明年高考报名须具有本市正式户口。”

  最近北京市教委表示,目前北京市发改委、教育、公安等部门正在研究起草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原则上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

  而在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已有4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他们很快就面临中考问题,如果中考问题不解决,这些孩子将有很大部分回原籍所在地上高中,必将产生新的留守儿童问题......今年11月22日,广东公布了类似的政策,但对非本省户籍考生高考报名仍未放开。而上海则拟对居住证进行“积分制”管理,逐步降低高考门槛,但目前该意见仍处在征求意见之中......

  就在各地异地高考紧锣密鼓之计,许多高校也正在探索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方式方法。近些年,陆续有高校加入到“北约”、“华约”,以尝试新的招生办法,为未来招生制度改革积累经验。但是,“北约”、“华约”的招生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这样才能积累有益的经验。也就是说,“北约”、“华约”应该在尝试新的招生方法时,把考生来源逐步扩大至全国,而不应仍限于“北上广”等大中城市。

  从2008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问题,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再到《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异地高考”这个议论了两年多的问题,在2011年两会上颇有“拨云见日”的迹象。但教育部以种种借口一拖再拖,教育部长袁贵仁更是屡屡在公众场合“顾左右而言他”。直到今年8月,教育部才磨磨蹭蹭与四部委联合出了一个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对异地高考进行决策的方案。方案接着方案,忽悠接着忽悠。但好歹还是一个方案,好歹还有个时间限制。2012年年关将近,靴子今年终于就要落地。到底会砸到谁的头上呢?

从计划生育到计划户籍再到计划教育
还要计划到何时? 今天是中国宪法日。谈到宪法,自然最重要的是社会公平问题,而教育公平更是全民关注的首要公平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从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到民国时代的考试院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教育考试公平都寄托了草根们无限的理想。今天的高考制度,更是过往中国考试制度的升华。但当我们翻开共和国60年历史,计划经济始终是我们绕不过的门槛。今天在普遍的异地高考怨声中,计划经济又浮出了水面。今天的计划教育制度,正是计划生育制度、计划户籍制度的衍生。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在中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均资源占有量世界倒数,人口生育欲望世界前列的特殊国情下,计划生育实为无赖之举。但在30多年的强制性计划下,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规模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城市人口生育率的逐年下降,特别是北京、上海地区,出生人口数量已经出现了多年的负增长。这也就意味着,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数量逐年减少成为这些地区的现实。

  但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的户籍政策。户籍制度,把人的出生地点作为身份的根据,并为之绑定和固化一系列由计划分配的利益。在当今全国2.5亿农民工流动大军中,伴随着他们的是4000万的流动儿童,这些青少年都面临入学接受教育问题。而北京、上海、广东是农民工流入重点地区。现在国家对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减免,北上广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厚,无疑吸引了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子女。但是,今天户籍制度的高门槛,在中考与高考的路上终于挡住了孩子们求学的步伐,异地高考成为梦幻......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既要考虑当地户籍人口的需要,也要考虑非当地户籍人口的需要,其实说透了,实际上需要两者间的博弈,而政府在这两者博弈中,往往会面临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今天的高考改革不是所有人都满意的改革,不是增量改革,而是重新切割蛋糕的改革。从不久前上海网民高喊“抵制异地高考,蝗虫滚出上海!上海不需要外地蝗虫!”的一片与外地网民叫骂口水战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放开异地高考政策,无异于要从别人碗里去抢肉......

  除了户籍政策,高考计划政策之外,诸如异地高考是否会带来新一批的高考移民?以及与此相关的户籍改革能否联动等问题,也都是异地高考面临的挑战。应该说,异地高考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两难命题。支持者认为,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推行高考同城待遇,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反对者担忧,异地高考的政策松动,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进一步膨胀、本地与外来生源利益失衡等。对此,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就曾表示,若异地高考真的要实施,首先还是要解决户口问题,取消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差异,如果农村城市户口一视同仁,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异地高考问题,10到20年能解决都是乐观的估计......

  改革就是打破计划体制,改革就是攻坚克难,改革其实就是一场革命。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教育,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经历了30多年改革后的中国教育,可谓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展望未来高考改革,我们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异地高考与教育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一样,都是中国计划经济的最顽固堡垒。总书记最近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打破这些堡垒,重在行动,不在空谈。对于异地高考政策来说,我们同样愿意看到北上广即将出台的是实实在在的异地高考政策。

:“路漫漫其修远兮”。新一届政府要竖起改革大旗,异地高考问题就是突破中国计划经济的最佳突破口。异地高考改革大限据今天还有二十多天,今天12月4日又恰逢中国宪法日。在中国宪法关于人权、自由、教育公平的旗帜下,但愿北上广地方政府能够制定出让全国人民满意的政策。
往期草根今日谈草根今日谈第136期:李娜赴日参赛,是国家耻辱吗?<a href="http://www4.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free&idArticle=2784023&flag=1

" target=_blank style="color:#6B634C">草根今日谈第135期:警察的枪:每个房屋都是钓鱼岛<a href="http://www4.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free&idArticle=2784254&flag=1

" target=_blank style="color:#6B634C">草根今日谈第134期:冤魂,我们拿什么来悼念你!

草根今日谈·聚合页
本期责编其他专栏写手坏坏ING柳随风L缠绕夜色T大漠鱼T周筱赟普欣赣能向天笑出品:天涯杂谈 | 监制:应剑群 | 运营:羲子 | 策划:周丕东 啃咸菜谈天下 墨黑纸白 | 界面设计:小巫落落 | 美工:梦回它湘 | 主笔:野渡自渡人 | 投稿及联系



草根今日谈.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